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共同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持续开展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28 09:23 本文来源: 系统

为了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更好的关注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积极构建我市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我院在多个社区设立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站点,持续开展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此前,我院已经在五通社区和毛塘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老人和工作人员一致好评。5月28日上午,我院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来到了灵川县五厂社区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及培训,在为社区老年人带来服务的同时,下县指导,为社区工作人员如何为社区老年人做好心理服务提供帮助和给予指导。

我院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社区老人带来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及免费的义诊和咨询,并为社区老人提供了建档服务。建档服务是为每位老人建立独立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心理状况,能帮助老年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后期的追踪。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已经为四十二名社区老人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

现如今,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已日益严重,尤其是很多老年人子女远在他乡,无法给老人带来陪伴和照顾。一些老年人体弱多病,在忍受病痛给身体带来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精神方面的孤独和痛苦。

今年2月底的一个夜晚,一位老人因为身体多处患病,觉得自己是儿女的拖累,蹒跚来到木龙洞附近的江水边,边哭边沿着江岸向江水中走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幸好被路人发现报敬主,骑警赶到时现场将老人救了回来。无独有偶,3月的一天下午,在桂林市中心的阳桥头,一名90多岁的老人因为家庭琐事发生矛盾,直接跳进了榕湖里,途经的市民及民警和老人家属合力将其救上岸,老人依然难解心中的郁闷。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一、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情绪低落;有的急躁易怒,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二、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及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

三、恐惧感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心理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

四、焦虑、抑郁

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

五、健忘

老年人智力水平下降,常出现健忘。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记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健忘使老年人经常怀念过去,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六、疑病

60岁以上老年人,可出现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躯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并因顽固、执拗的个性,更易出现疑病症状,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述。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六、猜疑和嫉妒

一般认为,人进入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而猜疑重重。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性欲下降,易怀疑自己配偶行为,常因之而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常因之而嫉妒和自责。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1、保持心态平衡

10项心理平衡要点:1)对自己不要苛求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4)暂离困难5)适当让步 6)对人表示善意7)找人倾诉烦恼8)帮助别人做事情9)积极娱乐10)知足常乐                              

2、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观点

3、正确评价自我健康状态

4、保持积极的乐观心态,因为愉快的情绪能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5、能承受生活中种种压力,对老年人而言,愉快的心情要靠自己找。

①读书为乐。②书画为乐。③交流看法。④自我调节。⑤知足常乐

6、处理好家庭与第三代人的关系

7、心理治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共同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持续开展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