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防控不松懈| 特殊时期,送您一份心理防护调适指南

发布时间:2022-11-22 15:12 本文来源: 医院管理员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觉察和调节情绪,挖掘出自身心理防护的潜力和资源,桂林市心理医院特意准备了一份疫情心理防护调适指南,请查收——

一、面对疫情可能会有的心理反应


当我们遇到重大紧急情况时,常规、常态被破坏,机体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面对疫情封控和居家隔离,我们一方面接收到各种有关疫情的负面消息,另一方面,突然地“宅居”改变了生活方式,均可能导致我们出现失控无力、恐慌焦虑、沮丧失落、孤独感、不稳定感、不确定感等心理反应。

认识这些情绪压力并学会和其相处,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应对疫情消极情绪


如何帮助自己或他人进行压力下的心理调适呢?首先为大家介绍3R方法:安抚(reassurance)、构建日常生活作息(routine)、自我调适(regulation),帮助我们利用自身和周围的积极资源,从压力状态中恢复。

(一)安抚:重获安全感

01 学会接纳自己,自我安抚

包括不批判、不责怪自己出现消极情绪,提醒自己在压力状况下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

02 跟亲朋好友及老师寻求安抚

与亲朋好友、老师等加强联系,在相互支持帮助下安抚消极情绪。

03 看到当前状态的积极意义

如果被隔离在家,我们要提醒自己这本身就是一层安全防护。我们还可以利用难得的机会,学习新技能、涉猎新领域、规划远景等。

(二)构建日常生活作息:获得稳定感

01 制定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表

坚持有规律的工作生活节奏。规律作息带来的秩序感能够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稳定感,平复紧张情绪。

02 维持工作和生活的边界

要用一定的仪式感来区分生活和工作,即使在家或者宿舍上网课,也要选择固定的书房或书桌,换上相对正式的服装。通过形式上的变化,让大脑感受到模式的转换,以切换适宜的身心状态。

(三)自我调适:拥有掌控感

01 察觉并命名自己的情绪

自我调适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去觉察并命名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察觉“我此刻感到焦虑、烦躁”,请安静地感受一下是身体哪个部分感觉到不舒服,是否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胸口憋闷等情况。

通常在你主动觉察并命名情绪并感知身体时,就会感觉到情绪的张力减小了。这是因为觉察和感知情绪,能够拉远我们与情绪之间的距离,帮助找回一定的掌控感。

02 消除、减轻不适感

觉察情绪之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去消除或者减轻不适感,比如深呼吸、伸展身体、喝水、洗脸等;再比如完成一个课业作业、整理一下桌面,有时候,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轻而易举的小事,更有助于帮助我们找回掌控感。

03 了解内在需要

情绪的产生跟我们内在的需求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找到负性情绪的背后是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了解自己的内在需要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或替代性地满足需要。特别是当转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时,会进一步减轻情绪上的不适,进一步找回掌控感。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以下

情绪调适和自我关怀小技巧

进行自我调节

三、情绪调适与自我关怀小练习今天,主要为大家讲解一些易于操作的心理稳定化技术和心理调适小练习,改善身体的紧张和情绪的恐慌。


(一)心理着陆技术

当陷于负性情绪、负性思维无法自拔时,可以用着陆技术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脱离负性情绪。按以下的模式进行练习:

  • 以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坐着,慢慢地深呼吸;

  • 看看你的周围,详细描述一下周围的环境,例如“我看见了一台电脑”;

  • 听听你周围的声音,尽量多地说出你分辨出的声音;

  • ·说出十个以包含“乐”字的词语,如乐观;

  • 尽力用十个脚趾抓地,感受深深扎根地面的感觉。

(二)4-7-8呼吸技巧

  • 张大嘴巴呼气同时发出“呼”的声音;


  • 闭上嘴巴用鼻子轻轻吸气4秒,在心里默数“1、2、3、4”;


  • 接着屏住呼吸7秒,心里默数“1~7”;


  • 之后完全用嘴深深呼气,再次发出“呼”的声音,这次呼气持续8秒,心里默数“1~8”,然后再一次按照第二步吸气;


  • 重复上述呼吸动作3次以上。

(三)情绪减压纸

  如果你感到紧张烦躁想要发泄情绪,可以找一张白纸,用笔在纸上乱画,想象自己通过手中的笔把所有烦躁和紧张都画到纸上,尽可能多画。

画完之后,你可以用力把这张纸扯成碎片,扯得越碎越好,把烦心事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都释放出去。

(四)5分钟原则+5秒钟法则

如遇到没有动力完成结课作业、论文撰写等情况,可以先从最容易解决的事入手试做5分钟,让自己先启动起来。

当我们工作拖延或者走神时,给自己5秒时间,默念“1~5”,数到“5”就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简单的仪式感,激活大脑,让我们行动起来。

(五)替代性满足法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欲望在受到阻碍时会向其他对象转移,通过一个替代对象来满足欲望、消除紧张。因此,我们可以用艺术创造、做手工等减轻匮乏感。也可以约好友云聚餐、云旅游,或积极参与各类线上活动,满足社交、娱乐等需求。

(六)运动调节法

运动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你都可以尝试每天做一些喜欢的运动,如跑步、健身操、跳绳等。加入运动团队比单独运动更能坚持,你可以找朋友互相督促打卡,或者叫家人一起参与。

(七)减压助眠音视频

冥想放松音乐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负性情绪,稳定身心状态,获得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四、求助心理资源,桂林市心理医院暖心相伴


如果在尝试了多种方式后,依旧觉得自己的情绪状态无法改善,或者感觉情绪困扰已经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心理训练中心随时欢迎大家的求助。

桂林市心理医院心理援助热线:

0773-8997290和0773-8997260。

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日08:00-12:00;14:30-17:30。

地址:北极广场中山北路89号。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让我们正确理性看待疫情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服从大局,服从管理

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齐心协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护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防控不松懈| 特殊时期,送您一份心理防护调适指南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