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专家谈病详细

手机游戏成瘾的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1-09-01 14:45 本文来源: 系统

手机游戏成瘾与网络成瘾的本质一样,并非精神病,而是一种成瘾性心理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行为有害却无法自控而且严重损害了自己的社会功能,比如无法学习和工作。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学校、家庭方面的原因,更有青少年本人的内在因素。

对于青少年而言,手机游戏之所以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得满足感,有研究显示这类满足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电子玩伴、放松或逃避学习压力(逃避)、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补偿)、获得攻击满足(攻击)和社会交往。而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因此,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只是表象,反应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而心理问题的背后揭示的是家庭关系矛盾冲突以及社会问题。

关于手机游戏成瘾,父母通常会存在很多认识的误区:一是认为手机成瘾是单纯的思想问题。于是,运用单一的说教想让孩子回心转意,戒除成瘾。有的家长只靠打骂、限制活动来实施干预,其实是没意识到手机成瘾是一种身心疾病。特别是当青少年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时,会导致家庭冲突更为严重,促使孩子更依赖手机游戏。二是认为手机成瘾只是孩子的问题,拼命的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期望能有灵丹妙药瞬间改变孩子的想法,让他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去成长和发展,而从未觉察家庭关系的恶化,家庭矛盾的尖锐。

手机游戏成瘾更多地牵涉到青少年潜意识中的情感压抑,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因此,家长除关注外显行为外,需更多地深入到心理结构,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实施良性互动。在家庭中,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学习情况,并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的时间所涉及的内容。

手机成瘾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家长认为劝其戒除网瘾就是禁止接触手机,于是采用极端做法:让孩子远离手机、远离网络是治疗的终极目标。然而,手机和网络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戒除手机成瘾,不在于与手机绝缘,而在于合理使用。因此,家长应对手机成瘾有正确和科学的了解,既不能对孩子的手机上网行为过于乐观,认为手机上网就是在“学知识”,也不能将正常的手机上网活动都视作危险信号,以此对孩子的个人爱好横加阻挠。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法与周围人进行有效沟通。

手机成瘾的治疗不是立竿见影的,家长不能缺乏耐心。手机成瘾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尚处于初探阶段。青少年潜在的心理问题,往往比成瘾行为更严重。只有解决好原有的心理问题,成瘾问题才能进一步得到控制。网瘾就像“心理感冒”,个体心理免疫力下降时,在一定环境因素下,就会诱发症状。所以,要不断提高网瘾患者本身的“心理免疫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手机游戏成瘾的相关内容
网站纠错